
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3年的6079元增長到2020年的12588元,2013年至2020年年均增長11.6%。貧困人口糧谷類食物攝入量穩定增加,“不愁吃”問題基本解決,重點貧困群體健康營養狀況明顯改善,免于饑餓的基本權利得以切實保障。通過營養改善計劃保障貧困兒童食物供給。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項目,為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6-24月齡嬰幼兒每天免費提供1包輔食營養補充品,截至2020年累計1120萬兒童受益。[點擊詳細]
把貧困人口全部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保障范圍,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9.9%以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實施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簽約管理、重病兜底保障等措施,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數量增加到30種,包括兒童先心病、兒童白血病、胃癌、食道癌、結腸癌、重性精神疾病等。[點擊詳細]
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升。中國經濟長期持續穩定增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385元增至2020年的72000元。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189元。居民消費結構日益優化。2020年全國居民恩格爾系數為30.2%,比1978年降低33.7個百分點?;揪幼l件顯著改善。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1978年的4.2平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39.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從1978年的8.1平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48.9平方米。[點擊詳細]
2020年,全國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4億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0.2億人,參??側藬党^13.6億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3567萬人。截至2021年6月,全國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4670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54735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22229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27399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908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23546萬人。[點擊詳細]
2019年至2020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分別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刑事案件1774件、1818件;依法宣告637名、656名公訴案件被告人和751名、384名自訴案件被告人無罪;審結國家賠償案件18164件、18433件,保障賠償請求人合法權益。[點擊詳細]
中國現有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14.4萬處,宗教院校92所,信仰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的公民近2億人,宗教教職人員38萬余人。不斷加大宗教教職人員社會保障力度,宗教教職人員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6.5%,養老保險參保率達89.6%,基本實現了宗教教職人員社保體系全覆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呈現出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點擊詳細]
農民工生活條件不斷改善。2012年至2020年,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從2290元上升到4072元。進城農民工居住環境明顯改善,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1.5平方米,住房中有洗澡設施的占85.4%,能上網的占94.8%,擁有電冰箱、洗衣機、汽車(包括經營用車)的比重分別為67%、68.1%、30.8%。[點擊詳細]
全國15歲及以上女性文盲率由1979年的20.5%降至2017年的7.3%,普通高等學校本??圃谛E荚谛I倲档谋壤?978年的24.1%提高到2019年的51.7%。截至2020年,全國兒童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6萬名,基本生活保障月平均標準達1611.3元/人;社會散居孤兒13.4萬名,基本社會保障月平均標準達1184.3元/人。大力開展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推進老年人家庭適老改造和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努力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點擊詳細]
白皮書顯示,我國民主選舉有序發展。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保證各地區、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適當數量的代表。同時,縣級及以下人大代表實行直接選舉,強調保障人民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確保選舉工作風清氣正、選舉結果人民滿意。[點擊詳細]
圖解 | 白皮書: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以發展促人權增進經濟社會文化權利
白皮書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中國堅持以發展促人權,推動全面落實經濟社會權利、文化教育權利以及生態環境權利,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安康、和諧幸福。[點擊詳細]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是世界人權事業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實現了快速發展和大規模減貧同步,貧困人口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建成了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社會,為增進人類福祉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今日之中國,960多萬平方公里上,“西村紡花,東港撒網,北疆播種,南國打場”,處處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14億多中國人民里,“老人舉杯,孩子歡笑,小伙彈琴,姑娘歌唱”,人人臉上灑滿幸福的陽光。[點擊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