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育與培訓 >
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是落實《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相關內容的重要舉措。主要任務是:推動大學人權教育和理論研究,開展中小學人權教育及方式方法的研究實驗,編寫教材,組織師資培訓和各類相關社會培訓,為社會提供咨詢,特別是向國家有關部門定期提供咨詢報告,以及開展人權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等。
首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成立于2005年4月8日。在中國人權研究會的指導和幫助下,中心研究人員共同努力,在學術研究、知識普及、咨詢服務、人權交流、人權教育和對外宣傳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尤其是出版了...
首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主要任務是開展人權理論研究,推動大學人權教育,組織實施面向教師和實際工作者的人權培訓,向公眾傳播普及人權知識,為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提供咨詢服務,與國內外相關機構和個人進行學術交流與合...
首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中心任務主要有:開展人權學術研究;為政府提供人權有關的政策性建議;傳播人權理念,在各級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的工作人員中開展人權教育;為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提供與人權有關的法律咨詢;為弱...
第二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成立于1991年10月8日,是全國高校中成立最早的人權研究機構之一。該中心由從事法學、經濟學、社會學、哲學和政治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組成。1996年,中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第四版《世界人權...
第二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是復旦大學設立的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的跨學科學術平臺,通過整合復旦大學綜合性的學科資源,對人權問題進行全方位研究,主要圍繞人員科學研究、政策咨詢、國際合作、人權教育以及社會服務等五個...
第二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依托武漢大學法學院而設立,充分利用高校所具有的專業人才優勢、強大的理論隊伍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將人權教育、人權實踐與人權研究緊密地結合起來。在人權研究領域,參與起草《國家人權行動計劃...
第二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人權研究機構之一。1994年,山東大學決定將人權研究室升格為山東大學人權研究中心,1998年創辦了代表國內人權法學研究最高水平的CSSCI來源集刊《人權研究》。2011年,山東大學...
第二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作為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是直屬于學校的實體化機構,主要從事人權實踐調研與人權咨詢、人權理論研究、人權教育培訓等工作。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于2020年3月成立。北京理工大學科技與人權研究中心依托學校的學科特色和優勢,堅持“法律+科學”的發展模式,加強法學學科與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無人系統、...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東南大學人權研究院的前身是2007年成立的東南大學人權法研究所。2006年東南大學法學院恢復建立后不久即建立了東南大學人權法研究所,龔向和教授擔任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權法學泰斗和人權教育家李...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華中科技大學人權法律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3月,由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聯合國發展權高級咨詢專家汪習根教授擔任院長。研究院是華中科技大學為深入推進人權理論研究、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吉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Jilin University Human Rights Center)是主要依托吉林大學法學院而設立的校級研究機構。依托吉林大學人權研究領域的雄厚學術積淀和豐富學術傳統,全面總結、系統分...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2019年12月,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中心成立,它是在西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的基礎上組建的校級直屬實體研究機構。中心依托西北地區的地緣特色,以服務國家戰略發展和重大需求為導向,以推進我國...
第三批國家人權教育與培訓基地。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前身為2004年成立的中南大學司法與人權研究所。2017年10月26日,中南大學司法與人權研究所更名為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2019年12月19日,中心入選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布中...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3980號